鮮食好?飼料好?營養組合不是只有一條路

我最常碰到的問題No.1就是『毛孩吃鮮食到底好不好?』
這樣的問題我都不會正面的回答
而是要求貓奴狗奴們再更深一層地去思考
鮮食是一種『希望毛孩營養均衡』的手段?
還是一個『希望放在飲食內容』的目標?
決定鮮食的定位之後,接著來聊聊鮮食的優點與缺點
最後一起來思考怎麼使用鮮食
鮮食的優缺點
關於鮮食,以營養配方的角度而言,好處是:降低過敏原的攝取,以及有助於水份的攝取
但是不能夠忽視的缺點是:微量營養素缺乏
降低過敏原攝取
為數不少的奴才都是被『吃鮮食之後體味減少很多』、『抓癢掉毛狀況好很多』的經驗分享文燒到考慮推坑
因為在商業的飼料配方中的熱量來源,例如黃豆粕(soybean meal)、小麥粕,這些穀麥類原料含有抗營養因子(anti-nutritional factors,ANF)
以及蛋白質來源的魚粉(fish meal)含有組織胺(Histamine),都是有可能出現造成過敏症狀
雖然在飼料製造過程當中經過高溫糊化(gelatinization),但還是沒辦法完全移除這些抗營養因子,所以體質比較敏感的毛孩有可能會出現過敏症狀,甚至是慢性發炎
雖然不代表全部的過敏原因,但如果剛好過敏原就是這些抗營養因子的毛孩子,把飲食改成商業飼料以外的生鮮食,也就等於是移除了日常攝取的抗營養因子過敏原,所以奴才們就會非常有感

幫助水份攝取
這尤其是騙水騙的很痛苦的貓奴們想做鮮食的主要原因之一,畢竟比起含水量10%以下的商業飼料,鮮食的含水量大約在60-70%,對於預防貓主子的貓下泌尿道症候群(feline lower urinary tract disease; FLUTD)是很有用的方法—前提是主子肯賞光吃鮮食的話
微量元素不足
但鮮食也不是樣樣好,在自製鮮食很常見的誤區就是微量元素不足
舉一個簡單的例子
fediaf 2019年版的Nutritional Guidelines
14週齡之後的狗狗,每100g的乾物質,在這邊我們就當作是每100g的乾飼料,維生素A的建議量是500 IU
500 IU的維生素A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?
用綠色花椰菜這個很常見的食材當作比例尺的話
500 IU的維生素A等於83.4g的綠色花椰菜,比一般人的拳頭還要大一點
每天要吃到這樣的量,而且還沒算消化吸收率呢(聳肩)
回到決定吃鮮食這件事情,我們需要好好思考的是
為什麼要吃鮮食?
抗過敏?減重?還是只是單純覺得鮮食比較好?
目前市面上的鮮食食譜,絕大部分是零食跟副食,簡單的判斷方法是沒有額外添加微量營養素的鮮食食譜就是副食
我這樣的論點,不是要diss鮮食,也不是商業飼料好棒棒
而是要傳達一個觀念:營養的組合不是只有一條路,目標決定日常飲食組合
例如要減重的狗狗,鮮食的熱量密度比乾飼料低,日常飲食可以使用比較高比例的鮮食,但是要額外補充微量營養素,避免缺乏,況且有一些微量營養素還能幫助熱量的代謝
再搭配漏食球+散步運動,有關節問題的狗狗要進一步的調整日常飲食為低熱量、高蛋白,先減輕體重才有辦法運動,跟人類的減重一模一樣
審視好目標,再決定方針
找出最適合主子與自己能力所及的方式
祝吃得開心!